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记市政协委员、全国自强模范、山东华通磁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丕国 2014年5月16日,春风徐徐,百花争艳,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在全国第五次自强模范表彰大会上,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了山东华通磁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丕国。 真情如阳光,温暖受伤的心灵 1966年魏丕国出生仅六个月,因患小儿麻痹症,注定了他一生不能站立行走的痛苦现实。这种惨痛的疾病似一个阴影,伴随着他的童年生活。童年的时光是在母亲的眼泪、父亲的叹息、伙伴们异样的目光中度过的。八岁那年为了求学便开始练习双拐行走,练习了半年多,摔了成千上万的跟头,他依靠着求生的欲望,迈出了人生艰难的一步,命运的坎坷造就了他不屈的个性,敢于去挑战生存的极限。为了寻求知识,掌握生活的本领,他上学读书了。在小学期间,父母、同学、乡邻、老师从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给予了他最真诚的帮助和鼓励。每当阴天下雨,求学路上留下他多少踏过泥泞的痕迹,又有多少次是靠父母、老师背着行走在狂风暴雨中。 高尔基曾经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但在这个大学真正拿到毕业证的人并不多。魏丕国紧紧抓住难得的求学机会,如饥似渴的学习文化知识。他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学习成绩并不比别人差,可想而知他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得多。他中学班主任老师曾说:“魏丕国同学,你和其他同学的条件不一样,要是没有你父母的不离不弃,没有社会制度的优越,没有老师同学的关爱,你连讨饭也打不住狗呀。你要加倍努力,用知识改变你的命运。”老师朴实、真挚的话语,成为他求知识、求生存、求发展的座右铭,让他刻骨铭心,受益一生。中学时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初中毕业后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他只能无奈辍学。在这期间,他在家自学了高中全部课程以及大学物理、机械制造等专业课程,随后报考吉林大学机械制造系,顺利拿到大专文凭,这些为他今后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 意志如钢铁,撑起自强自立的一片天 1986年,渐渐长大的魏丕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怎么办?自己的出路又在哪里?经过一番激烈思想斗争,他横下一条心去自主创业。他拖着残缺的身体拄着双拐,四处拜师学艺,努力掌握一技之长。为了学技术,他把原来给妻子的60元见面礼又要了回来,又借了20元,共凑了80元,到济南的大街上摆地摊修表。后来,他用新学的知识学习维修小家电及钟表,在自家门口办了一个家电钟表维修部。几年后他用精湛的技术,热情周道的服务,低廉的收费赢得用户的认可。维修部稳定经营,解决了温饱问题,事业的渐入佳境让他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也使他看到了希望。“每天晚上妻子帮我脱鞋换袜洗漱时,脚与袜被脓肿的血泡粘在一起,妻子既心疼又无奈。看到这,我总是乐呵呵地对妻子说,这点伤痛算什么,想干点事业,没有付出怎么能行。”但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呢?魏丕国仿佛看到,自己一辈子在这几平方米的铺位上重复着同样的劳作,他不甘心。后来他买过中巴跑过客运,修理过摩托车。也曾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土法上马,硬是用三个月的时间自行制造简易机床、焊机,制造出符合标准的扇形齿轮。这次成功,不仅使他淘到“第一桶金”,也使他对机械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干选磁选机”设备,这种设备的原理就是在滚筒里安装永磁磁铁,形成一个较强的磁场,磁场将铁粉磁化,然后将磁性物与非磁性物进行分离。这类产品当时在当地没有生产厂家,属于空白,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极大。魏丕国盯上了这个空白,由于自身知识、技术的欠缺,也注定了创业之路是艰难的。“强者面前都是路”,他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去实现它。他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与有关高等院校进行技术交流合作,他拄着双拐四处拜师学艺,感动了许多院校的教授。他们毫不保留的传授技术,现场进行指导。这期间仅笔记和理论课本就达到了近百本。魏丕国和助手买来报废设备分析原理测绘图纸,边学习边实践,终于生产出了用户满意的磁选设备。1999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把磁选机生产的整套技术全部应用到生产中,他也成为公司技术主导,能自行设计,电脑绘图。200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某型号磁选机,获得国家专利。十几年来,山东华通磁电设备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逐年提高。公司也从过去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占地30亩,拥有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选矿设备远销国内外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各国。艰苦创业的经历,得到了丰硕的回报,魏丕国在汗水和泪水中收获了幸福和信心。 真诚奉献,感恩回报社会 魏丕国是个平凡的人,从开始创业他走过了坎坷的每一天。但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凭借顽强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所有困难,以残疾之躯展现他的人生价值。他深刻认识到:在他成长和创业路上,曾经得到社会和好心人的鼓励帮扶,才有了尽管身体残疾但人格可与财富相媲美的人生。按照现有国家政策,他完全可以申报社会福利企业,减免企业税赋。但他放弃申请,仍以一般纳税人身份,每年向国家缴纳税金,几十年来累计上缴税金近1000万元。他深知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所思所求,在公司他安排10多名残疾人就业,为他们开创了谋生之路,也为社会减轻了负担。 通过自主创业,魏丕国的人生价值得到了真正体现,也愈加坚定了他创大业和回报社会的信心。在公司内,他鼓励员工讲“奉献”,经常举办“奉献杯”、“安全杯”演讲比赛,大力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团结友善、和谐关爱”、“为公司发展尽力,为社会负责尽心”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营发展理念。在汶川、玉树大地震发生时,在出现重大灾情时,他总是带头捐款捐物。汶川地震时,他在公司组织完捐款捐物活动后,又带上一万元参加了张家洼街道办事处组织的募捐活动,受到现场领导和群众的赞扬。公司员工说:“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工作起来心情舒畅,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员工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公司氛围很和谐,很人性化”。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一直得到社会各界、政府的密切关注,从各个方面给予了他们热心关爱和积极帮扶。许多残疾人身残志坚,希望自主创业,体现人生价值,但另一方面,残疾人一般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且文化水平低,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境。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魏丕国始终心系残疾人事业,在政协第十届莱芜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向大会提出了关于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提案,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让残疾人活的更有尊严。 2012年魏丕国被中宣部等部门表彰为“中国好人”,2013年被评为“道德模范”,2014年被国家人力资源部等九部门评委“全国第五届自强模范”,2016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近几年各新闻媒体对魏丕国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在鲜花掌声和荣誉面前,魏丕国不骄不躁,他在创业的路上一路前行。“不经一番寒切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魏丕国虽然失去双腿,但同样行走在属于自己的大道上!“即使在人生最苍白无助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要有自强不息的信念。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这就是魏丕国的人生座右铭。 (毕月泗? 杨 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