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莱芜打造成鲁中南中心城市的建议 何 修 冬 随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关于莱芜城市发展的定位又一次被提了出来,莱芜作为省会副中心,济南都市圈的协作城市非常正确,通过济南市的辐射带动,促进莱芜的发展很有必要。为促进莱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人建议增加莱芜作为鲁中南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 一、将莱芜发展定位鲁中南中心城市与省会副中心、济南都市圈协作城市并不矛盾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辐射力,也要有向心力。应该说,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其发展需要空间来支撑,莱芜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和钢铁工业优势及近距离的交通优势,让济南向莱芜拓展工业发展具有条件,济莱一体化成为必然。莱芜可以借助济南的人才、信息等优势,加快转型升级。这样以来济南对莱芜来说具有向心力和辐射力。几年来,济莱协作区工作成效显著。时间长久了,同城化的趋势将更加显露出来,莱芜空城化的情况势必发生。为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莱芜发展在依靠济南的同时,必须向鲁中南发展。增强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应该看到,目前,鲁中南没有中心城市。临沂作为鲁东南中心城市和国内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其辐射力和带动力已影响苏北和鲁南。但其北边蒙阴、新泰和我市东南沂源等县级市、县地处鲁中山区,尽管有高速公路连接优势,但是交通条件不具优势,他们与管辖的地级市相对较远,而与莱芜相近。特别是将来济莱城际铁路建设开通后,他们通过这条铁路到济南具有距离优势,可以吸引周边城市的人到莱芜发展创业。这样以来,莱芜对其周边县城就有辐射力和向心力,可以借此发展壮大莱芜经济。 二、将莱芜打造成鲁中南中心城市需要做的工作 一个城市的发展总体规划是依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编制的,在前期调研时候,国内专家已经把莱芜作为鲁中南中心城市的定位提了出来,可以说眼光独特,思维超前,具有前瞻性。有的同志以行政区划隶属不同为由,不愿意超前谋划,这与当前区域经济强烈的发展态势是不相吻合的,为此,必须解放思想,勇于突破。 一是尽快组织专家再次论证莱芜的城市发展定位,让城市发展更科学。借助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的契机,将莱芜的发展科学定位,为今后莱芜的发展留足空间。 二是做好与周边县城道路交通规划修编工作。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在加快与济南城市交通建设的基础上,多打通几条与新泰、沂源、蒙阴等县城的联系通道。增加与这些城市的城际交通快车线路,增加到莱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三是充分开发与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这些城市地处山区,山高林密,山水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条件优越,可以搞好协作开发,搞同城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路子。 四是多运用民间力量,增强与莱芜的同城感。因为行政区划的制约,行政机关出面协作发展并不适合,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运用民间团体、行业商会等力量进行联系交流,新闻媒体也可以发挥优势,利用各种论坛等形式,架起交流的渠道。城市建设要以鲁中南中心城市的的框架和规划来进行建设。各级要全力优化城市发展的环境,打造鲁中南地区的宜居宜商宜业的中心城市。 五是积极争取,调整区划,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打造鲁中南中心城市的体制障碍问题。 (作者系市政协委员,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