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50载、年逾古稀的茌平县老政协委员孙素清,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2000元缴纳“特殊党费”;刚过不惑之年的冠县政协委员张磊出资4万元资助梁堂籍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冠县斜店乡政协工委主任张运雷组织委员献计出力,争取到300多万元无偿资金在该乡辛庄村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园……近年来,类似这样政协委员在基层帮贫助困、服务群众的各种活动,正在聊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而所有这些活动的具体联络和操办,都是由各县(市)区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政协工委来完成的,这也是聊城市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生动写照。
自2012年6月份聊城市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政协工作机构以来,就得到各级党政机关的大力支持,受到身住基层的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
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统战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各级政协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热情和愿望都十分强烈。然而,在现行组织架构下,各级政协委员特别是较高层级的委员,并没有合适的常规性平台来深入基层、贴近基层,在基层服务中发挥作用。
如何促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山东省政协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转机。省委、省政协明确要求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政协工作机构。机遇面前,聊城市政协闻风而动。在市委及各级党委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短短半年,全市1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组建起正科级政协工作机构,由1名党委领导专职或兼任负责人,明确2-4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日常工作,实现了班子、人员、经费、场所“四落实”,为基层政协与政协委员“零距离”沟通联系,“面对面”履行职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茌平县政协召开乡镇政协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乡镇政协工作的意见》,对乡镇政协工作的作用、职能和任务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并明确提出乡镇政协工委要团结、指导和支持住地政协委员认真撰写高质量提案,开展富有特色的调研视察活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先锋路街道、魏湾镇政协工委紧扣政协工作的特点,以社情民意征询会、街道政情通报会、专题座谈会,走访辖区内四级政协委员,开展各项履职活动。
高唐县鱼邱湖街道、人和街道、清平镇政协工委在街道及各社区联络点设立“委员之家”,制作完成了委员公示牌、委员通讯录,搭建了群众与委员沟通交流的平台,做到了政协委员与普通群众“零距离”。
莘县古云镇、观城镇、燕塔街道政协工委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政协委员人脉丰富的优势,以商引商,运用乡情、亲情、友情、商情等各类资源,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助推高新企业落户,不断提高招商成效。
冠县北陶镇政协工委组织委员走访慰问老党员和贫困户,为他们每个人带去白面、食用油和500元慰问金。政协委员任英强向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了价值一万元的被褥和床单。委员们表示:“哪里需要政协委员,我们就服务到哪里去。”范寨县政协工委联合委员为65户困难群众送去价值15000元的生活必需品。清水镇政协工委组织委员开展“提交一件提案、参加两次调研活动、反映四条社情民意、引进一个项目、为群众办一件实事”的“12411”活动。截至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协工委已开展调研视察活动320多次,提交调研视察报告和提案近百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上千条,许多都被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采纳借鉴。
2014年初,刚刚运转一年多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协工委正立足“民生、民主”两大主题,从凝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民主监督等多个方面着手,在聊城市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跨越赶超、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展现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